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27篇
系统科学   52篇
丛书文集   5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22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颗粒态无机和有机含氮组分的形成、转化、传输和沉降在大气氮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解上海亚微米颗粒物(PM$_{1}$)中含氮物质的质量浓度、组成及季节变化特征, 使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 2017—2018 年 66 个 PM$_{1}$ 样品, 并应用离子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分析了水溶性无机离子和水溶性有机氮(water-soluble organic nitrogen, WSON)的质量浓度. 结果表明: 上海 PM$_{1}$中NH$_{4}^{+}$-N、NO$_{3}^{-}$-N、WSON 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 1.79、0.97、0.41 μg/m3; NH$_{4}^{+}$-N 对水溶性总氮(water-soluble total nitrogen, WSTN)的贡献最高(56%), NO$_{3}^{-}$-N 次之(31%), WSON 为 13%. 上海PM$_{1}$中含氮组分的质量浓度存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季节变化趋势, 但NH$_{4}^{+}$-N、NO$_{3}^{-}$-N 和 WSON 对 WSTN 贡献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的不同, NH$_{4}^{+}$-N 在不同季节变化较小, NO$_{3}^{-}$-N 表现出显著的冬高(38%)、夏低(18%)的特点, 而 WSON 夏季最高(22%)、冬季最低(8%). 正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sation, PMF)法的源解析结果表明: 二次反应和生物质燃烧贡献了上海 PM$_{1}$ 中 WSON 的 48%, 燃煤贡献了 11%,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次转化贡献了 20%, 餐饮和机动车贡献了 21%. WSON 的来源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2.
设U是一个 2-无挠的三角代数,D ={dn}n∈N是U上一个Lie积为平方零元的非线性Jordan高阶可导映射。证明了三角代数U上的每一个Lie积为平方零元的非线性Jordan高阶可导映射都是高阶导子。作为结论的应用,得到套代数或 2-无挠的上三角分块矩阵代数上的每一个Lie积为平方零元的非线性Jordan高阶可导映射都是高阶导子。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数学分析》中会遇到连续函数的一个重要定理,即根的存在定理,此定理对方程根的存在性判别起着重要作用.将这方面已有的定理进行推广,并用例题说明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Silk fiber was processed from highly concentrated spinning dope to solid fibers along with water removal.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water removal during silk fiber spinning process, a microfluidic chip was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wo kinds of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fibers dry-spun at different relative humidit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ameters of the fibers spun at 40% RH are always larger than the fibers spun at 50% RH due to different removal rates of water. The fibers spun at low humidity contain more β-sheet structure and lower degree of chain orientation and crystalline orienta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ast phase transition of silk fibroin from sol–gel to silk fiber undergoes with rapid water removal and higher fiber orientation relates to more residue water and drawing force.  相似文献   
5.
设G是独立点数为2的连通简单图.主要证明两个结论:(1)当边连通为4时,G是Z_3-连通的;(2)当点连通为3时,G是Z_3-连通的当且仅当G■{K_4,W_5}且G不是一类特殊的图.  相似文献   
6.
中文篇章零元素语料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文零指代问题, 从篇章视角进行理论分析, 并完成中文篇章零元素语料库(Chinese Discourse Zero Corpus, CDZC)的构建工作。首先, 整理和分析已有的理论研究以及语料资源, 探究篇章层面中文零元素语料库标注的必要性。然后, 采用自底向上、前向搜索的标注策略和人机结合的半自动标注方式, 完成CDZC语料库的构建。最后, 对该语料库进行一系列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CDZC能够充分反映出中文零元素省略的语言特点, 为相关研究提供语料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高黏粒含量吹填土地基经常规真空预压处理后加固效果差、土体强度增长有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加载真空预压和常规真空预压现场大型模型试验,探讨分级加载真空预压对流泥固结、变形的影响及其优势。结果表明:吹填流泥处于泥水混合物状态,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分级加载真空预压采用初始较小真空荷载且持续较长时间,有利于减缓排水板周围土体过早积聚、固结,给距离排水板较远处土体充分的排水固结时间,有利于改善整个土体的加固效果,且耗电量仅为常规真空预压的60.8%,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在线监测与水力流体模拟相结合方式,利用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示踪技术及高速图像采集分析等手段,考察现有超滤膜组件内部的流场分布,并设计出新型超滤膜组件。结果表明,由于超滤膜组件内部流场主要受到布水管布水的影响,布水管上开孔均匀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个超滤膜组件内部布水的均匀性。与组件UFA-860C相比,设计出的条形孔超滤膜组件因其布水管上有规则地均匀开孔且采用多根布水管组合,在运行时组件内部布水更加均匀,且能够充分利用膜丝的有效面积,从而有效减缓膜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惯性导航室内定位算法的精度与连续性,提出一种融合MT2503与MEMS传感器的惯性导航定位算法,算法以MT2503芯片作为定位终端,并将加速度计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等传感器与其进行融合,通过加速度计传感器解算步长、步幅、步频,通过陀螺仪与磁力计来识别定位终端微动偏移量,最后在初始位置上累加定位终端位移得出定位终端实时位置。实验证实通过零速修正和卡尔曼滤波对误差进行校正,有效的解决了MEMS(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定位算法中存在的导航解算误差累积问题,提升了MEMS惯性导航室内定位算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金属微粒是降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绝缘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金属微粒与电极的碰撞恢复系数可为微粒陷阱等金属微粒抑制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弹塑性变形理论,给出了法向恢复系数和切向恢复系数计算公式,并通过碰撞恢复系数测量平台研究了微粒材质特性、微粒直径以及碰撞速度对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规律,实验测量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的可靠性。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表明:按金属材质铝、铜、钢的顺序,法向碰撞恢复系数逐渐减小,切向碰撞恢复系数逐渐增大;法向碰撞恢复系数和切向碰撞恢复系数均与微粒直径呈负相关;同一斜碰撞角度下,法向碰撞恢复系数随碰撞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切向碰撞恢复系数随碰撞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并且不同斜碰撞角度下的法向碰撞恢复系数或切向碰撞恢复系数变化规律类似。文中关于碰撞恢复系数的计算方法可为微粒陷阱等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